学院首页
生命科学学院领导班子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主要负责人述职述廉报告
发布时间:2021-12-31文章来源:

生命科学学院领导班子2021年度工作总结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学院建院20周年。一年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认真落实学院“133”改革发展思路和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坚持固本培元,驰而不息抓党建

一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深悟透。认真落实中心组理论学习旁听制度,全院形成以中心组为引领、教工党支部为核心、学生党支部为主体的三级联动学习机制。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心组开展党史专题学习会12次,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简报39期。在学院官网开设庆祝建党百年暨党史学习教育专栏,转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20余篇。5个教工党支部累计开展党史专题学习76次,四个学生党支部开展党史专题学习会55次。学习坚持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做到深学深悟、常学常新,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以丰富的形式增强学习效果。赴马定夫烈士陵园纪念馆、晋商博物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争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教育活动。推送生命科学学院2021年教师节慰问信;组织师生党员观看党史教育片《铁血阳泉》。制定生命科学学院《“红色百年坚守初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方案》,举办“青春向党告白”之“凝聚榜样力量,弘扬时代精神”---身边的优秀党员故事分享会。组织师生党员集中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以丰富的学习形式学出坚定信仰、学出使命担当。

三是扎实抓好基层建设。不断深化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对1个教工党支部和4个学生党支部进行改选,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党支部和党员个人设立“岗位职责牌”、“党员桌牌”,推动党员把先锋身份亮出来。深入实施“红色资源 生科先锋”党建品牌。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不断规范党员材料,完善党员培养、发展的环节,全年发展党员207名,转正63名(1名教工党员)。

四是坚定不移正风肃纪。举行 “两优一先”表彰大会,表彰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和先进党支部,召开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员代表座谈会,在全院形成“谋发展、比实干、争先进”的良好氛围。领导班子通过走访宿舍、召开座谈会及和主要学生干部面对面交流等形式,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和思想交流活动10余次,深入了解师生需求,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列出重点项目20余项,申报《关于改善办学条件申请资金的请示》,不折不扣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认真贯彻落实校党委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安排部署,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自上而下加强人、财、物管理,资金使用管理;认真开展“党风廉政文化月”活动,组织全体教职工在两校区观看廉政教育片,坚持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融合发展。

五是切实做好阵地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校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选优配强宣传思想工作人员。充分利用学院官方网站、微信平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每学期开学进行一次师生思想状况调研,每季度进行一次舆情研判。认真对待并落实信访件,认真做好信教学生教育引导工作。学术报告会、讲座等严格履行审批手续,确保讲授内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锚定奋斗目标,蹄疾步稳促发展

一是融合发展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学院“133”改革发展思路和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蹄疾步稳推进学院两地融合发展,积极探索“院办校”改革,不断完善分类考核机制、薪酬分配制度。坚持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着力搭建平台,促进人员交流,交叉建设团队,现太原校区人员整体纳入学院监考工作,有3名博士安排授课任务,每日一名管理人员来太谷校区工作,太谷校区教师培养的研究生分批去太原做实验,以团队融合带动学院整体融合,以事业发展成果巩固融合成效。

二是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秋季学期在校本科生1594人、研究生79人,人才培养规模趋于稳定。开设课程238门次,站课5948学时。制定教学日常管理工作计划,促进教学管理质量稳步提升。制定生物科学和中药资源开发国家(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三年建设方案并进行论证。已修订四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制定生物科学卓越班的专业培养方案。生物技术专业入选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中药资源与开发及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正在参评国家一流专业。1名老师获批博导资格、2名老师获批硕导资格。2门省级“金课”(梁建萍-植物学,乔永刚-中药植物栽培学)正在申报国家级一流课程,获批4项省级教改项目(马艳琴、朱芷葳、宋艳波、张媛媛);立项建设3门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王文斌、袁建琴、路媛媛)。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和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选派2名老师参加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选派4名老师参加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乔永刚代表学校参加省里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并荣获决赛三等奖;《药用植物栽培学》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入选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典型案例。为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科技创新成果成效显著。全年新立项科研项目54项,项目经费760万元(下达311.5万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张益娟、张毅华)、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项目1项(牛颜冰)、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项(王兴春)、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4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76篇,其中SCI9篇(1区top 2篇,2区top 2篇,3区3篇,4区2篇),国家一级学报18篇,核心期刊43篇,非核心期刊6篇。实现专利、品种等成果转化3项,转化金额9万元。获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2个,认定藜麦品种1个。获得专利10项(其中授权国际发明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团体标准2项。出版著作、教材6部(其中专著1部,编著1部,教科书4部)。组织召开山西省藜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21年度年会暨学术交流会,组织承办省内外专家学术报告会4次,学院专家教师作为特邀嘉宾或嘉宾参加全国会议100多人次。

四是社会服务效益明显提升。依托学院中药材、牛、鸡产业体系岗位专家所在教工党支部,建设特色示范基地3个,建立校企合作基地3个。承担社会服务项目36项(横向项目9项、三区项目22项与转基因中心5项),社会服务项目经费276.7万元(下达272万元)。开展技术服务与培训30余次,培训新型农民4000余人次,切实履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

五是人才队伍建设显著加强。成立师德师风和研究人员学术道德建设工作组,认真开展教师师德和研究人员学术道德考核,营造良好学术氛围。聘请浙江大学李明定教授为学院学术院长,引进博士4名。抓干部队伍建设,编制《合署过渡期间岗位设置方案》,制定《科级干部调整选任工作方案》,根据学院实际进行中层干部人员调整,分批次平调科级干部4人,提拔科级干部8人。

三、落实根本任务,春风化雨育新人

一是着力深化思想引领。积极响应“青年大学习”部署要求,确保学习全覆盖。围绕“五四青年节”、“一二九”、国庆节等重要历史纪念日、节庆日,广泛开展主题团日活动。举办“青年人文素质大讲堂”讲座2场、“校友导航——成功者之路报告会”7场,举办生科院歌手大赛,举办2022年迎新晚会暨学生工作表彰大会。组建赴泽州和太谷2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获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打造“读书引领思想铸魂工程”、“青春仪式教育引导工程”、“学风建设榜样示范工程”、“团支部品牌凝心聚力工程”等特色品牌,举办第九届团支部品牌展览,引导学生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不断提升组织能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全年召开学生工作专题会议16次,分年级组织召开学生大会10次,学生工作专题研讨会20次,开展学生干部培训7次。鼓励辅导员积极提高工作能力,团委书记温娟入选教育部第十三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在《山西青年报》报道学院活动的新闻3篇,2篇报到选登学习强国。

三是持续深化教育引导。严格执行《生命科学学院学风建设制度》,狠抓学风建设,营造优良学风。开展以“用心感悟幸福,用行成就梦想”为主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举办系列入学教育活动,引导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坚持以学生为本,有序组织毕业离校。

四是全力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召开创业大讲堂2场,立项省级新创业项目2项。全年举办就业指导讲座12场,举办校园招聘47场,2021届毕业生升学率37.62%,一次性就业率74.75%。

四、提升管理质效,和谐发展有保障

一是管理水平稳步提升。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分工明确。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书为抓手,进一步规范议事规则,全年共召开学院党委会议20次,党政联席会议17次。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稳步推进生物中心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制定下发各类制度、办法、文件等48份。

二是筑牢发展安全堤坝。认真执行实验室安全登记制度,定期开展学院日常安全检查和节前安全检查,开展消除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确保学院两校区一年无安全事故发生。坚决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坚持企业微信“健康天天报”,认真做好重点场所预防性消杀工作,自觉执行“两点一线”上下班模式,严格履行学生出校请假报备手续,确保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是努力做好工会工作。紧密围绕学院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教书育人、岗位练兵、娱乐健身等活动。关心教职工生活,积极为教职工解难事办好事,积极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经常收集和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并能及时反映。职工之家坚持开放,在学校第57届运动会上,取得教工组团体总分第二名,获得教职工优秀组织奖。

五、剖析问题不足,鉴往知来开新局

一是人才培养短板依旧突出。大类招生稳步推进,但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理学本科生培养经费严重不足,影响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缺少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时间太短,达不到理想效果。

二是队伍建设还需加强。青年教师成长速度未能与学院发展的要求同步,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尚需进一步改善,中药专业师资短缺严重。

三是科学研究还需持续发力。缺乏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学术带头人,高级别的教学和科研课题申报困难,承担科研课题的教师偏少,科研经费不足,特别是与校外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横向联合不够,影响了科研的进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六、把准发展航向,凝心聚力谱新篇

一是真正突出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龙头”作用。国家一流专业,从建设、建成到建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需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与倾斜。

二是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将外引和内培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完善考核和奖惩体系,既要注重人才引进,更要注重引进后的管理,也要提供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保障,实现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

三是着力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和创造力。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定位和发力,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敢于突破、勇于创新,重教师与科技人员的互动交流、聚集智慧,推动学院科技创新工作快速发展。

 

乔永胜同志述职述廉报告


现将2021年度述职述廉报告如下,请大家评议。

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一年来,我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是强化学习自觉,突出示范带动。我工作之余,养成读人民日报、看新闻联播、读《求是》杂志的习惯,平时注意收集学习党的理论文章,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切实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认真落实中心组理论学习旁听制度,全院形成以中心组为引领、教工党支部为核心、学生党支部为主体的三级联动学习机制;中心组开展党史专题学习会12次,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简报39期;在学院官网开设庆祝建党百年暨党史学习教育专栏,转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20余篇;5个教工党支部累计开展党史专题学习76次,学生党支部开展党史专题学习会55次。

二是丰富学习形式,增强学习效果。组织党员赴马定夫烈士陵园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师生党员观看党史教育片《铁血阳泉》;组织师生党员集中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召开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员代表座谈会。

三是注重理论转化,坚持学以致用。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列出重点项目20余项,提交《关于改善办学条件申请资金的请示》,申请学校资金支持,切实解决教职工关心的问题。作为党委书记,全年和主要学生干部面对面交流4次,党课宣讲3次,通过学生干部会议、走访宿舍、召开专题座谈会及个别谈话等多种途径,多方倾听学生心声,切实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二、落实主体责任,努力履职尽责

(一)紧扣奋斗主题,围绕中心任务,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百年

一是认真组织开展建党百年庆祝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制定《生科院“红色百年、坚守初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方案》,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显著。

1.“我为党旗添光彩”——百年征程,百日行。学院邀请优秀毕业生党员(选调生、读研学生等),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在校生讲述备考经验。同时,各学生党支部在“百日行”时间段内,组织本支部党员为普通学生做一件实事。

2.“我对党说心里话”——百年初心,百人说。依托学院微信平台推出“我对党说心里话”专栏。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表达百名学生党员对党的真挚感情,抒发爱党爱国情怀。

3.“我身边的党史人物”——百年党史,百里行。充分利用身边红色资源,致敬身边的党史人物,聆听背后的党史故事。积极开展追寻先辈足迹,重温革命初心活动。

4.“我听亲人讲四史”——红色基因,悟思想。组织学生利用“五一”假期,采访并记录家人、师长等亲身经历的“四史”。

5.“我身边的优秀党员”——凝聚榜样力量,弘扬时代精神。优秀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收获,满怀热情讲述了自己爱岗、爱国、爱党的优秀事迹,展现了生科学子投身科研、齐心战“疫”、扎根基层、奋斗拼搏的宝贵精神。

6.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党史故事分享会。5月26日起,在学院“山西农大生科院”微信平台开展此项活动,以百年奋斗征程中的著名党史人物或重大党史事件为重点,包含讲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辅导员讲党史、青年学生讲党史三个环节,目前已开展34期。

二是锚定奋斗目标,推进融合发展。认真落实学院“133”改革发展思路和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蹄疾步稳推进学院两地融合发展,积极探索“院办校”改革,不断完善分类考核机制、薪酬分配制度;坚持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着力搭建平台,促进人员交流,交叉建设团队,现太原校区人员整体纳入学院监考工作,有3名博士安排授课任务,每日一名管理人员来太谷校区工作,太谷校区教师培养的研究生分批去太原做实验。

三是培育先进典型,深化思想引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弘扬青春榜样正能量,团委书记温娟入选第十三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创新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路径方法,深入实施“读书引领思想铸魂工程”、“青春仪式教育引导工程”、“学风建设榜样示范工程”等特色品牌,举办迎新晚会暨学生工作表彰大会,举办第九届团支部品牌展览。

(二)建强战斗堡垒,发挥模范作用,以鲜明导向激发基层活力

一是配强支部书记,做好支部工作。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坚持把支部建在系,系主任兼任支部书记,改选1个教工党支部,做到教工党支部“双带头人”全覆盖;改选4个学生党支部,配齐配强支部委员;推荐学生第三党支部申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积极稳妥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和党员发展工作,全年发展党员207名,转正63名(1名教工党员)。

二是结合特色优势,实施党建品牌。深入实施红色资源 生科先锋”党建品牌,以5个平台为载体,以先锋引领、科技示范、志愿服务、榜样示范工程为抓手,全方位、多角度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学院发展红色正能量。经过两年创建,平台载体初步搭建,红色旋律广为弘扬,先锋作用充分发挥。

三是规范议事规则,提升管理水平。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分工明确;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书为抓手,进一步规范议事规则,全年共召开学院党委会议20次,党政联席会议17次;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稳步推进生物中心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制定下发各类制度、办法、文件48份。

(三)重视人才工作,做好干部选任

坚持落实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成立师德师风和研究人员学术道德建设工作组,认真开展教师师德和研究人员学术道德考核;聘请浙江大学李明定教授为学院学术院长,引进博士5名。编制《合署过渡期间岗位设置方案》,制定《科级干部调整选任工作方案》,分批次平调科级干部4人,提拔科级干部8人

(四)有待加强的工作

一是“主题党日”活动形式还比较单一;

二是党建品牌特色还不够鲜明,品牌活动创新性不够;

三是党员发展要求和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还不够强等等。

三、增强责任意识,严守纪律规矩

我认真贯彻落实校党委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安排部署,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参加校纪委组织的处级干部赴晋中市警示教育中心学习活动;认真完成山西农业大学廉政教育专题培训班”网络培训任务;利用校纪委《警钟长鸣》典型案例,认真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

四、认真学法用法,坚持依法办事

我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共产党章程》、《民法典》等,认真学法用法,领会法治思想,坚持依法办事。并时刻提醒自己,不仅要学法用法守法,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治观念,而且还要坚持法律规则,做到依法履职,不断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是深入推进合署改革和融合发展。牢固树立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抓住主线不放松,持续将院办校改革和二级法人改革向纵深推进,扎实推进内涵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

二是不断激发基层组织的生机活力。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落实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选好配强支部书记,继续深入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

三是着力提升师生的满意度。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理念,及时了解掌握师生工作动态和服务需求,努力为广大师生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不断强化为教学科研、师生员工服务的意识,积极打通服务师生的“最后一公里”,为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牛颜冰同志述职述廉报告


一年来,我始终将政治理论学习、合署改革深化、一流专业申报建设、生物学博士点的培育、本科教育教学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作为我院的主要工作,努力引领学院内涵特色和快速发展,与生科人一道创造了许多突破与收获,但也有许多不足,根据校党政的安排,现将2021年我本人政治理论学习情况、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和守法廉政情况等报告如下。

一、政治理论学习情况

作为党员干部,一年来我本着“领导带头学、学习方法活、示范带动强、践行效果实”的理念,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及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等,通过学习,我视野得到拓宽、认识得到提高、基础得到夯实;同时,我又不局限于为学习而学习,我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引导众人学习,指导实践实际工作。我在“学”字上下功夫,让学习有“量”更有“料”,用好自己是一个中药材专家,在服务时有更多走进企业、学校、田间地头学习和宣讲的机会,让学习宣讲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让学习有“形”更有“效”,扩大了学习教育的效果;在服务基地中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用好“新体验”,让学习有“感”更有“悟”。总之,一年来政治学习有“高度”、理论宣讲有“深度”、躬身践行有“力度”,情感体验有“温度”,切实推进上级的各种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一)夯实教育教学根基、托起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教材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剧本、技术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突破。一年来,我们聚焦专业、教师、课程、教材和技术,通过抓专业、抓教师、抓课程、抓教材和抓技术等“五抓”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精打细磨修订完善了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最终形成了生命科学学院2021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办好生物科学国家一流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省级一流专业的同时,今年又获批了生物技术省级一流专业,现在中药资源与开发及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正在参评国家一流专业;生物信息学专业也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正在按照国家一流专业标准进行建设。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一年来,对专业教师引育并举,新引进了王政、张会、李振方和吴永娜四位博士,同时还将生物中心有教学潜力的同志,如王晓清、侯丽媛和王亦学吸收到教师队伍从事教学工作。更值得一提的是我院今年还引进了浙江大学的李明定教授为学术院长,负责指导学科方向凝炼以及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培育、申报、获批和建设工作。温娟老师获批教育部第十三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梁建萍老师获批博导资格、张毅华和王亦学老师获批硕导资格。职称评审还未开展,也有望有大的突破。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学生从大学里受益最直接、最核心、最显效的就是课程。围绕着五大类金课,学院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2门省级精品课程正在申报国家级一流课程;9门课程正在录制视频,为申报省一流课程做准备;立项建设3门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获批4项省级教改项目;结题5项省级教改项目;学院先后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和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乔永刚还代表学校参加省里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乔永刚的基于SPOC《药用植物栽培学》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入选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典型案例。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科技播撒三晋大地”、“山西农大科技支农帮扶专项实践队到泽州县组织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和“协助茶农采摘连翘、体会劳动快乐”均刊登在山西青年报,其中后两篇还转登在学习强国上。

教材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剧本。生科院一直对教材建设非常重视,全年共主编或参与教材编制10余部,王金胜主编、马艳琴副主编、李鹏飞和李丽参编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生物化学》,王向英主编《解磷菌在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中的解磷、定殖与效应研究》,冯焱参编《家畜饲养学》。

教学改革改到难处是技术。一年来,我们通过抓课堂教学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并通过同行课堂听课互学和讲课比赛展示、借鉴提升,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科学研究仰望星空,社会服务脚踏实地

我院科研及社会服务主要在聚焦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和新生态上发现真问题和真解决问题上发力。科研思维不拘泥于专家学者到校来传经送宝,还主动走出去开阔视野,提高站位,还逐渐走向国家大舞台去分享我们的科研成果,传递农大生科的声音。全年共邀请浙江大学的李明定等多位教授线上或线下对我院学科专业建设及科学研究进行研讨,推动了生科院学术氛围的营造和学术视野的拓展,研究生也轮流进行了多次读书报告,分享了前沿领域的学术动态;全年约有100多人次外出参加科研和教研学术交流,李旭凯还在山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九届学术交流会上,做了题为“谷子功能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的大会报告。牛颜冰和李慧锋参加了清华大学在线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级研修班。

2021年新立项科研项目54项,项目经费760万元(下达311.5万元),社会服务36项(横向项目9项、三区项目22项与转基因中心5项)276.7万元(下达272万元)。其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张益娟、张毅华),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牛颜冰)和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各1项(王兴春)和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4项等;共发表论文76篇,其中SCI 9篇(1区top 2篇,2区top 2篇,3区3篇,4区2篇),国家一级学报18篇,核心期刊43篇,非核心期刊6篇;实现专利、品种等成果转化3项,转化金额9万元;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2个,认定藜麦品种1个,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专利获得专利10项(其中授权国际发明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团体标准2项;出版著作、教材6本(其中专著1本,编著1本,教科书4本);2021年,生科院组织承办省内外专家学术报告会4次;生科院专家教师作为特邀嘉宾或嘉宾参加全国会议100多人次。

我努力完成我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长治综合试验站站长项目、山西功能农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安泽的“三区”项目及泽州的专家大院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项目等。另外,在巩固脱贫攻坚和服务乡村振兴中,我与团队成员等进行了20余场中药材专题理论讲座、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等实地指导和新技术新方法示范推广等,全年我院共开展社会培训4000多人次,国家级和省市县级主流媒体,如人民网、山西青年报、阳泉市广播电视台和临汾新闻网等也多次对我及团队进行了报道或转载,更值得一提的是我撰写的“胸怀中药情、药田能掘金”刊登在了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上。

同时,作为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太原)常务副主任,圆满完成了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厅监督检测任务,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客观的技术支撑;承担种子管理部门、制种单位、科研院所委托检测,为种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持续加强检测技术研究提升检测能力,农业农村部组织的能力验证、仪器比对盲样考核连年获得满意评价,还接受并圆满完成了农业农村部对我中心的飞行检查。依托中心,我院还获得了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三、廉政守法情况

一年来,我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管住自己、把住小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轨、不越界,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培养清廉守法理念,做到廉洁自律,遵法守法,让廉洁守法从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永葆共产党员清正廉洁本色。学院实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比如博士引进、科级干部推荐、一流专业大额资金的使用等方面都做到了集体讨论决定。

四、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总结一年的工作,我深深感觉到学院科学研究方向的凝炼、生物学博士点的培育、一流专业的建设和申报,社会服务的领域和水平,横向比较差距明显,发展压力大,任务非常重。作为我个人,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面对复杂的问题,办法想了不少,但问题却解决的并不太好。其原因既有思想上缺少智慧和韧劲的问题,也有方法上缺少技巧的问题,更有不想得罪人的心里暗示。新的一年里,在校党政的领导下,我一定瞄准问题,攻坚克难,推动学院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早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全方位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生科贡献!

 

2021年12月31日

 

上一篇:2021年度生科院科研成果汇总表

下一篇:生命科学学院2017年-2019年度教学工作量统计结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