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生科•论语(2024-041)丨生科院开展“追寻红色足迹,观看爱国影片”主题活动(四)
发布时间:2024-01-29文章来源: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提高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加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我院开展了“追寻红色足迹,观看爱国影片”主题活动。通过观看一部爱国主义电影,写作一篇观后感,让学生在沉浸式感悟民族复兴伟大荣光的同时,不忘来时路永怀赤子心。

《鸡毛信》观后感

《鸡毛信》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通过其细腻而深刻的叙事,引发观众对生活的反思。导演巧妙地运用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将观众引入一个既荒诞又真实的世界,留下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印象。

电影以一个看似平凡的小城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的一封鸡毛信展开了引人入胜的故事。这封看似无足轻重的信件,却牵扯出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导演运用荒诞的元素,巧妙地揭示了社会中一些隐藏的问题,使得观众在欢笑中思考。

影片中的主人公具有鲜明的个性,他们的塑造既有现实感,又富有戏剧性。观众在影片中与主人公一同经历各种波折,共同感受到生活的曲折和无常。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也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通过他们的遭遇,观众被引导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电影的拍摄手法和视觉效果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导演运用独特的镜头语言,刻画出小城的风土人情,使得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同时,影片中的音乐也恰到好处地配合着情节的发展,增色不少。

《鸡毛信》并非仅仅是一部单纯的喜剧片,更是一部深刻的社会寓言。在荒诞的故事背后,隐藏着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电影通过夸张的手法,将观众带入一个夸张而又真实的社会画卷,让人在欢笑中反思,引人深思。

影片中的情感线也颇为感人。主人公之间的友情、家庭关系以及爱情,都以独特的方式呈现。这些情感线贯穿整个故事,使得观众在欢笑之余,也为主人公的遭遇而动容。这样的情感渲染使得电影更具深度和内涵。

总体而言,《鸡毛信》是一部充满创意和思考的佳作。它在讲述一个看似琐碎的故事时,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观众在欢笑中得到娱乐的同时,也会在影片的余音中思索生活的真谛。这样的电影,不仅仅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生技2203徐佳怡

《1921》观后感

1921年一个将将开始的年份,一个将永载史册的年份,一个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年份。在我的记忆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那一刻,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却足以照亮亿万中国人民的前行之路。最近观看了电影《1921》,再一次让我沉浸在那段峥嵘岁月的热血和激情中。

《1921》它用最真实的画面为我们重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峥嵘岁月。电影讲述的是1921的上海,十里洋场之上,租界林立,各种势力剑拔弩张,底层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怀着一颗救国救亡之心,13名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从全国各地来到了这里,他们在李大钊和陈独秀的领导下,把青春的理想,把心中的共产主义信念融进了自己的行动之中,从石库门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他们就这样排除万难,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于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这部电影视野是开阔的,它分别从多个时空形成或展开情节。主线是陈独秀与李大钊讨论中国命运、相约建党,以及毛泽东等代表的早期革命活动,并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由此展示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星火燎原之势。影片的主要副线,一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的轨迹,夹杂法国工部局、日本特高课等行动,由此辐射出复杂的世界背景;二是对1919年五四运动和1921年上海烟草工人罢工的呈现,由此表现当时的民众与民心基础。这些叙事纵横捭阖,说明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这部电影极具历史和年代感,又洋溢着蓬勃的青春气息和热情。让我们感觉自己真切的感随着那些革命前辈的脚步经历了那一个轰轰烈烈年代。尤其是当自己看着他们怀着激动地心情去确定党的名字,党的宗旨,去唱那一支动人心魄的国歌。真的被那种慷慨的豪情,被那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豪情所深深的打动。而当从电影回到我们实际的生活,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也让我感受到了肩膀上的那一份使命与担当。

鲁迅先生曾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正是他们这些革命先驱,为了民族的自由独立,抛头颅洒热血,才将共产主义信念的火种撒遍大地;正是他们这些革命先驱,为了救国理想,为了共产主义信念,无怨无悔地奋勇向前;正是他们这些革命先驱,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拨开了华夏大地弥漫着的重重迷雾,为饱受灾难的华夏儿女送来了黎明的曙光。

我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骄傲,我以生在这样英雄的国度而自豪。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先辈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我们何其有幸,可以见证祖国百年复兴历程。

在经济迅速繁荣的今天,我们也并不会忘记祖国成立初时的荒凉破败,我们更不会忘记是党的改革号召将祖国人民从困苦中解救。党的历史也是一部挫折史,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的一样,新生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现在,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颠簸道路,从一个只有几十个人的党组织发展成为拥有几千多万的党员。弹指一挥间,一百多年过去了,旧中国千疮百孔,民不聊生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勃勃、一片繁荣的景象:昔日的穷乡僻壤,而今牛羊成群,五谷丰登;昨日的茅檐瓦舍,已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所取代,党一直带领着我们昂首阔步一路向前,披荆斩棘,开辟新的航向。一百多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观看电影《1921》,回顾历史,不仅要缅怀党的光辉成就,更重要的是着眼新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肩负起党和祖国人民的重托,重塑东方巨龙的雄姿。我们所肩负的历史重任,是何等伟大、何等光荣、何等艰巨!和平年代,并不需要每个人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要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坚持理想信念,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将立足本职岗位,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每走一步、每做一件事,都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任劳任怨,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己之力。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生科2101乔昕瑞

《红海行动》观后感

虽说我早已观看过红海行动,但再次观看之后我内心还是一样的震撼。一群不畏艰险,远赴海外展开救援行动的中国海军,让我深深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为了我们的侨民,我们的祖国可以有能力派军舰撤侨了

想当年,在印尼发生排华事件的时候,我们的侨胞在那里被人追杀,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国外,没有相当的国力,外国人是不把中国当回事的。只有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实实在在的战斗、克敌制胜的英勇亮剑、只有们的伟大祖国强大起来,才能有效维护海外侨胞的利益,才能维护我们国家的民族的根本利益。

电影中的一句话使我难以忘记:“我们就是为了向恐怖组织展现,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位中国公民,我们一个中国公民都会安全回到祖国”。为了这样一个承诺,无数官兵为之努力,甚至献出生命,虽然他们一个接一个倒下了,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屹立在世界顶峰。

“虽远必救,再难必援”。这样的一句话会在所有的华人侨民心中永存。会在每一个中国公民心中回荡。会让那些不法之徒闻风丧胆。

影片中的“蛟龙突击队”队员们在艰难面前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勇者无畏,强者无敌”是他们的信念,“保家卫国”是他们的职责。队长杨锐的一句“我们来带你们回家”深深触动了我,顿时心中满腔热血。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人除了强大有力的国家可以依靠外,其余的都如鸿毛一般,那么渺小。突击队中的每一名队员都在以他们最大之力保护着中国公民,保护着中国。

行动最终的成功,让我体会到“中国军人”这四个字的重量与荣耀和背后的艰辛。强者无畏,勇者无敌。中国军人就是这般,明知前方枪林弹雨,明知前方命在须臾,只因职责所在,所以义不容辞。救你,不谢。

电影中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非常的鲜活,蛟龙队员们虽有钢铁般的意志但是他们也有他们自己所恐惧的事情,害怕抢弹,害怕身首异处的血腥。但是因为有着那份信仰,所以有着那分责任,他们选择去客服,去超越自己的极限,这种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学习的,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因为有信仰,他们选择去突破,如果我们有信仰,或者说有我们的梦想,我们也就会选择去突破自己,在这种磨砺,突破后遇见更优秀的自己。我们就回相信,强者无敌。

在影片中我看到的还有中国军人的一种国际精神,一种对生命的尊敬。夏楠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恐怖分子的生化武器,只为世界更多的人能平安的活着,这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一种信仰,对生命尊崇,对和平的渴望,是一种国际和平主义的体现。包括蛟龙队员们他们的任务只是救出所有中国公民,但最后他们却决定救出所有人质,和更是一种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这也正是我们中国一直担任的角色,在他们身上完美突现中国,中国军人在国际上的责任与使命也更加让我感受到身为一名中国公民是有多么自豪与骄傲。

我们的国家因为有这样一批像蛟龙队员一样的拥有这对国家的崇高信仰的人,我们才得以生活的这样安闲舒适,我们也同样应该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信仰的人,要知道有国才有家,时刻将国家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这样的中国才会更加富强,这样的中国。

——生科2101杨思芳

《建国大业》观后感

通过寒假在家观看爱国主义电影的过程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中,《建国大业》无疑是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这部由韩三平、黄建新执导,唐国强、张国立等领衔主演的剧情片,不仅汇集了众多明星,更在历史的大背景下,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情感展现,让观众得以一窥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长河。

影片的时间跨度从1945年至1949年,这个时间段内,新中国正在孕育中,各种政治力量在其中角逐、博弈。但与以往的主旋律影片不同,《建国大业》并没有陷入脸谱化的描绘。相反,它力求真实、客观地还原历史人物,通过细腻的情感和多样化的角色展现,让这些历史人物不再是教科书上的简单描述,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真实个体。

电影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塑造都非常真实和生动,让观众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尤其是对于那些参与过这些历史事件的人物,他们的形象更加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对他们的贡献和牺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影片中的镜头语言也颇为独特。导演通过捕捉演员的微妙表情变化,尤其是眼神的变化,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这种细腻的镜头语言,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动机。与此同时,影片也注重小场景的表现,多数时间是在小场景内表现人物之间的对话或明暗交锋,这种手法使得影片更具有生活气息,也让观众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历史的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建国大业》并没有过分渲染重大场面,而是侧重于以角色的表现为核心来阐述历史的真相和影片的思想。这种手法让观众更加关注于角色和故事本身,而不是单纯的视觉效果。这也正是《建国大业》的高明之处,它让历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宏大叙事,而是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故事。

此外,影片在阶级观点的表现上也颇为独特。虽然立场站在共产党一边,但并没有直白地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抨击和贬低。相反,影片通过还原历史事件和对民主党派的侧面刻画,含蓄而艺术地展现了阶级观点。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影片的艺术表现层次得到了提升,也更加符合历史的真实面貌。

《建国大业》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并没有落入传统的窠臼,而是通过创新的拍摄手法和深入的人物刻画,让历史焕发出新的光彩。它不仅是一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更是一部能够让观众深思的历史长卷。通过这部影片,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还能够看到人性的光辉和情感的力量。

总的来说,观看《建国大业》让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让我对中国人民的勇气和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历史题材的作品,更是一部激励人心的作品,让人对中国的发展和未来充满信心。

——生科2101李佳琳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近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影片《高山下的花环》。这部影片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主要讲述了高干子弟赵蒙生,怀着曲线调动的目的到九连担任指导员。但他从小身为干部子弟,将娇生惯养的习气带到连队,他看不起战友,战友也瞧不上他。但经过一场中越战争;战友们看到了他的英勇,他也体会到了战友们真切地关心和爱护,战友们用生命保护他,他也用生命去保护战友,他亲眼看见了梁三喜、靳开来、"小北京"一个个在战场上牺牲,他深深感受到自己优越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到每个生命的尊严、可敬、平等。

通过一系列感人的画面,热情歌颂了以梁三喜、靳开来为代表的人民子弟兵。银幕上英雄的身影时时催我热泪盈眶。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见无数为国牺牲的无名烈士和英雄人民。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梁三喜。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正义的形象,最后他牺牲了,他的牺牲是光荣的;他是为了保护战友而被子弹穿心,他的死让他的老母亲和刚生完孩子的爱人心里十分悲痛。他的爱人玉秀在他生前最后一封信中得知,他为了治父亲的病欠了战友好多的钱,他列下了账单,嘱咐家人如果自己牺牲了,家人一定要用抚恤金还上。当战斗打响后,九连连长梁三喜带领他的战友担任了穿插任务。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可是,当他们攻占主峰后,隐藏的残敌向他们开了枪。在生死关头,他用自己的身躯掩护了指导员,而他却永远地倒下了。在那些满脑子铜臭的人眼里,烈士的功绩似乎可以成为换取家人荣耀的本钱,但是,他这位沂蒙老区农民的儿子,在部队开赴前线之前给妻子的信中却这样写道:“如果我牺牲了,望你按政府的条文规定享受烈属待遇,切切不可向组织提出半点额外萎求。”这种人格深深打动了我,教会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人与人之间;诚信最可贵,唯有诚信才能让人与人之间更加任信,让世界更加美好。

“国家也不富裕,我们要多想想国家的难处”一听着这感人肺腑的话语,怎能不令人泪流满面啊!我不禁想起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像梁三喜这些“位卑未敢忘忧卿”的战士,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吗?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有着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军队。

他的母亲承受着丧子之痛走十几天的路来到连队,为梁三喜了结遗愿一张浸透三喜鲜血的620元账单。践行了他们"人死了,知其不能丢"的信念,这一家人身上表现出了对沂蒙精神的追溯和呼唤,那就是:"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爱党爱国、无乐么奉献"。这让我不禁泪湿眼眶。看到自己宽敞的房间,齐备的学习用具,穿外这个繁华的城市对电影里每位角色都充满着感恩和敬意,我明白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多年前我们的长辈们用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唯有更加努力,学好本领,让自己成为强大祖国的一份子,我们眼前美好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下去。

——生科2101田筱雅

回望来时路,砥砺更向前”。电影结束后,属于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启,我们身处在时代的浪头上,早就和祖国相互交融,不分彼此。我们不会忘记来时的蹒跚道路,会始终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持续书写着我们与祖国不朽的篇章!

上一篇:生科•论语(2024-042)丨𝑻𝒓𝒂𝒗𝒆𝒍𓂃“背包·相机·目的地”

下一篇:生科•论语(2024-040)丨生科院开展“追寻红色足迹,观看爱国影片”主题活动(三)